2023-08-18 00:00:00 浏览数: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抓落实、强服务、提质量、树形象,实现学校办学层次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建设高品质学校。
二、重点工作
1.抓实党的建设,加强党建统领学校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3.提升办学层次,努力打造高品质学校
4.围绕质量提升,聚焦高质量发展
5.创新德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综合实力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统领学校全面工作。
1.规范开展政治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政治意识和政治标准。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进一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风险排查和专项检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加强网络、自媒体管理和舆情监控,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学校宣传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水平。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学校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岗位风险防控机制,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法纪法规教育,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
4.开展党建品牌培育活动。推进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开展党员“教学示范岗”“服务示范岗”等示范岗争创活动,争创市级五星级党支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每名党员都要亮明党员身份,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入党誓言。对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有计划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培训。
(二)加强队伍建设,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聚焦学校改革发展目标,提高班子落实力、创新力、专业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抓好学校班子带领学校改革与发展能力建设,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全面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切实担当引领学校发展重任。
6.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健全中层干部担当作为评价机制,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履职意识、担当意识、配合意识、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打造一支政治、作风、能力过硬,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推进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青蓝工程”建设,开展好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完善教研组、备课组评价机制,突出学科建设与专业能力培养,提升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施教水平,高质量开展教研活动,搭建教师交流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8.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严格量化突出实绩,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提高班主任依法从教、以德施教的法制意识和规范意识。关注和重视班主任专业成长,为班主任学习进修和参加更高层次培训创造条件。有序开展青年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加快班主任后备队伍建设。
(三)创新德育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9.加强习惯养成教育。依据年级特点、学期特点,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德育工作体系,开展相应德育主题活动,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学习意识、集体意识、发展意识,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发展的内驱力。
10.推进优秀班级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标、舍训、舍标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与宿舍氛围。创新开展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班集体建设水平。完善各种量化管理制度,向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要质量。
11.搭建素养提升平台。有序开展学生社团、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结合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组织好名家、专家进校园活动,开展好红色教育、科创教育、体育竞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身体素质、文化素养、科技素养,落实“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探索劳动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课程。
1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成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和建档立卡,做好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和群体心理援助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和活动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重点做好学困生的行为指导与心理疏导,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13.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委会作用,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鼓励教师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继续开展好校长会客厅、家长驻校办公、班级教导会、家长课堂等家校互动活动,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14.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改进和完善新疆学生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与服务质量,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立足课堂,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质量,打造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挖掘有效资源,组织好不同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构建高质量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新疆高中班模范品牌。
(四)提升办学层次,打造高品质学校。
15.推进特色高中创建。对标《青岛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省市级学科基地创建为抓手,突出特色课程、特色学科建设,开展特色高中创建工作。探索集团校在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集团办学质量。
16.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结合干部调整,加强组织管理架构,明晰岗位职责、人员分工,规范内部管理。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特长生管理制度、干部值班听评课制度、中层以上干部承包学科制度。落实各部门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意识,持续推进部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17.做好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拓宽其他宣传渠道、途径及方式,加强经验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梳理校园文化建设的闪光点与疏漏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有美感的高品质学校。
(五)坚持质量为本,聚焦高质量发展。
18.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标准研究,围绕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低重心、缓坡度、多循环”教学设计。在落实教学规范前提下,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思维过程、参与过程的“学为中心”特点,形成符合学情和学科特点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9.抓好教学质量监测。结合学科及年级教学实际,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合理安排学情检测次数。作业内容突出达标性,强化预习、巩固与提升;学情检测突出目的性,强化知识过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作用。推进教学增值评价,强化备课组和班级团队在增值评价中的作用,突出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的一体性评价。
20.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立足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升学需求,优化校本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做好学科竞赛课程、专家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研学课程、节日课程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1.聚焦高三复习备考。加强高考研究与学情研究,以问题导向、靶向思维科学安排复习内容与复习时间。聚焦高考目标,加强尖子生培养、边缘生培养与后进生帮扶的研究与实施。抓严一轮复习管理,加强学风、教风建设;抓实高三后期迎考管理,形成浓厚迎考氛围。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保障学生集中精力、阳光心态复习备考。
(六)突出教研实效,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22.以教研活动促能力提升。加强教研活动的制度化、主题化、系统化管理,通过学科内教研与跨学科教研强化教学研究的校本化、项目化。有序开展示范课、展示课、基本功比赛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推动教师整体发展。拓宽教师培训渠道,突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尖兵教师的培养。
23.以基地创建强教研能力。深入分析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学科发展目标,突出强科培优管理,带动教师教研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在特色学科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课题研究、社团活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学校优势学科,争取市级学科基地创建有新突破。
24.以教学评价促主动发展。修订《教师教学效益评价办法》,突出教学实绩。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教学成绩考核、学生问卷、家长反馈等途径,了解教师课堂管理、作业批改、辅导答疑、教学水平等情况,激发教师自我规划、自主发展的内驱意识。
(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办学综合实力。
25.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修订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完善校园安全“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加强对校园安全的常规性安全检查,及时全面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开展师生安全培训,做好各类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定期举行各类安全逃生演练。落实出入校登记制、校内巡查制和区域责任制,建立安全检查和通报制度,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聘请第三方对礼堂、体育馆、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评估。
26.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分批次对教师办公室、功能室、阅览室、公寓、食堂相关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做好教学设备和校舍的日常维修维护,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建设节约型校园。加强对食材采购使用、饮用水及餐厨人员健康的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杜绝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亮化、美化标准。
27.提高教辅岗位服务水平。健全教辅岗位责任制度及考核机制,规范办事流程,提高教辅人员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提升岗位工作能力,创设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服务环境。
28.规范财务及资产管理。完善学校资产管理使用制度,实行归类编码,实时监管,动态管理,严禁资产流失和人为损坏。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各种收费项目按上级文件要求收费,禁止违规征订教辅资料和搭车收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