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六十八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23-08-18 00:00:00           浏览数:15

本学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落实,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本着“让每一位教师都幸福,让每一名学生都精彩”的办学理念,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全校师生砥砺团结,深耕细作,各方面成绩显著,亮点纷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 学校主要工作成绩

1.学校美誉再创新高

我校获得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市级优秀项目管理团队、山东省学校星级食堂称号;翟召东校长获得“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郭俭副校长代表我校在青岛市家校社协同育人交流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青岛六十八中新疆班管理与服务中心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红石榴岗位。

2.高考成绩再谱新章

全体高三教师凭借精诚团结的力量、务实肯干的作风、乐于奉献的精神、以生为本的原则、大胆创新的智慧和校荣我荣的荣辱观,共同创造了2023届高考新的辉煌。我校总上线人数特招线61人,一段线237人。其中普通类学生331人,达特招线60人,上线率18.1%,达一段线214人,上线率64.7%。艺术生97人,达线85人 上线率87.6% 。体育单招录取12人,参加职业高考40人,35人达到本科线。部分优秀毕业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名牌院校录取。今年我校达特招线人数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3.教师发展硕果累累

本学期共39名教师完成82项教学成果,贺莉老师获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刘娜、高飞、李娇老师们获市优质课二等奖。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周心获一等奖,王静、牛紫璇老师们获二等奖,王佳星老师获三等奖。单珊老师的《如何鉴赏雕塑作品》、李熠老师的音乐编创《歌曲的高潮》和孙雨溪老师的《旋转的舞台》3节课程入选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杨康老师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计数循环)》课例获市级精品课。学校组织教师参加青岛市“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有15名教师参与市级优课评选。邵长霞老师开设省公开课,由艳慧、夏庆峰老师开设了市级公开课。老师们进行市级经验交流7次。胡寿曼老师的省级课题和邵长霞、袁墩水、胡寿曼、王佳星、刘天逸老师们的市级课题立项,老师们主持或参与的市级课题有6项已结题。论文发表14篇。各科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竞赛,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7人次,市级优秀指导教师6人次。杨康老师获得了山东省“援藏先进个人称号”,张伟华获得青岛市教学能手称号。孙雨溪获得“青岛市优秀团干部”称号,张欣红老师入选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专家,由艳慧老师获局属单位羽毛球比赛青年组女子单打第三名,蒋留青老师的读书故事获得市级奖励。

4.学生成长成果显著

我校学生在科技创新指导中心的组织下参加全国人工智能机械臂项目比赛、省市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类比赛,共计参加比赛130人次,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32项,省级三等奖18项,市级二等奖2项;地理组带领学生参加了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两项国家级竞赛,均斩获佳绩,在两项比赛获奖的共有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0人。在青岛市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获高中组一等奖。我校女篮再次卫冕青岛市中学生篮球比赛高中女子组冠军,这是我校女篮连续第十年取得该级别比赛的冠军。我校女排队员获得青岛市中学生排球比赛普高女子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我校位列局属学校团体总分第二名。

二、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党建引领,强根铸魂,助推高质量发展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党建统领。

本学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扎实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强国活跃度已稳居局属学校前列。

学校党委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理论中心组、各支部党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目前已完成4期主题教育读书班,中层以上领导集中学习20余次。暑期组织党员赴兰考、延安培训,进一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体悟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党建统领德育工作开展红色大讲堂、校园特色节日等主题教育活动,改进和加强思政课教学工作,推进党建、思政、德育一体化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组织建设,筑牢堡垒作用。

党委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本着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顺利完成中层领导换届工作,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生动力。

加强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落实《青岛市党支部工作实施细则》,落实“一校一品”创建要求,各支部创建了党建品牌,并阐述了涵义,丰富了学校党委“丹心逐梦·和合共进”党建品牌形象。利用“七一”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进行了党章党规党纪知识学习及竞赛,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持续正风肃纪。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开展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观看警示片,全面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遏制腐败。学校完善监督程序,增强监督效果;深入开展“清廉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清廉校园建设。通过组织党员集中培训、“廉洁知行”实践、学生主题活动等方式,积极营造清廉校园氛围,全体党员、师生的清廉意识得到极大提升。清廉校园推进工作经验被纪检月报登载。

(二)聚力“强基固本”,队伍建设不断优化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修养

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及时把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传达给教职工。学校开展“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并承办了教育局“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引导教师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不断进步,确保不越底线、不踩红线。

2.完善教师队伍梯队建设,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依托“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课程建设、业务培训等工作,开展教师梯队建设,形成了青年教师成长有指导、骨干教师成才有保障、名师成长有平台的教师培养体系。

(1)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积极组织工作一年和三年的青年教师进行校内汇报课,让青年教师既能系统的参加有关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提升教育情怀等方面的培训,又能在汇报交流课中捕捉优势、弥补不足。以“青年教师读书班”为媒介,组织四次特色鲜明的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青年教师在读书中收获成长,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青年教师反思总结的能力,并激发青年教师学习提高的主动性,帮助其合理规划自己的教育职业生涯。

(2)名师引领,助推快速成长。学校以教研组、工作室为平台,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备课组展示课、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等方式,激发骨干教师成长动力,提供个人发展平台。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南通参加跟岗培训,钟昱峰入选青岛市中小学第17期科研访学站。我校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不断积累成长,在各自学科领域不断提高个人和学校的知名度。

(3)培训赋能成长,强师蓄力前行。暑期学校组织老师分两批分别赴南京进行“新高考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构建与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和赴陕西师大进行“基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完成2023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寒假培训、2023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题培训和师德集中培训等工作,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为教学工作蓄力赋能。

3.打造育人优秀团队,深化全员育人意识

以“领航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日常培训、主题班会等活动,健全“传帮带”长效机制,打造班主任共同成长的平台。在五位主持人的带领与指导下,踊跃出一批优秀的年轻班主任,在各自工作室所研究的课题下作出众多新成绩。本学期共开设5节主题班会课,进行1次研究汇报,发表论文十余篇。由艳慧老师开设青岛市生涯规划公开课。

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班级教导会和家长驻校办公制度。做到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结合两个“百分百”家访工作,全员育人导师工作从五个方面全方位指导学生,深入了解与帮助学生,导师们工作细致耐心有爱,在市督导检查中,上级领导对我校全员育人的创新工作形式和扎实工作作风给予高度评价。

(三)聚力提质增效,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以研促教,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高度关注课堂研究,积极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听评课;各教研组深研高效课堂措施,以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围绕课堂学习目标达成度,从科学规范的导学案、互助互研的学习小组、适当直观的多媒体应用、有的放矢的反馈练习四个方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学期各年级共进行汇报课34节、先行课45节、展示课18节。进一步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国家、省、市、校各级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立足常规抓教学,砥砺前行谋发展。

在常态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教师中心及各年级对各教研组教研活动、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学生作业等进行了三次集中检查,其中,张伟华、张桂芳、辛亚梅、张晓彤、王迪、于凤霞、姜秀斌、鲁维芝老师们的备课本听课本项目齐全,内容细致。教师中心每天由专人不定时进行巡课,全面了解课堂状态,开展了学生教学情况满意度调查。在教学常规检查过程中,既发现了亮点,也找出了不足,有效促进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3.以人为本促服务,注重实效抓管理。

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配合下,严密规范地组织了高考等3次大型考试,经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了考务工作秩序井然,为广大考生创造了公正、安全的考试氛围,圆满完成考务任务,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校内推进图书馆借阅系统电子化,完善一卡通借还书系统,学生志愿者参与借阅服务,使师生借阅图书更加便捷,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各功能室责任到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全校师生做好教学服务和保障。

(四)全环境立德树人,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加强德育课题研究。

构建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共同发力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学校制定了《青岛六十八中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科研与指导中心,由骨干家庭教育指导师带领的专业团队,进行了家庭教育课程的深度研发和专业指导。在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家校共育读书月”活动,成立了“聆心父母成长读书会”,并开展了七期家长读书活动,通过评选“优秀读书父母”、“优秀读后感”,激励家长们学习成长;学校进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平台;通过家长大课堂、家长会提升家长生涯规划指导能力,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选科,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的家庭教育品牌的活动内容,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为打造家校成长同盟,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奠定了有力基础。

2.呵护悦纳学生,做心灵的护航员。

完成对全校学生心理状况摸排,形成总结报告、建立特殊关爱学生心理台账;配合班主任、家长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跟踪随访以及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落实个体心理辅导;设立班级、宿舍心理安全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社团和“525”心理健康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提升我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对学生心理状况识别、干预能力;新管中心以课题引领,针对高一高二心理健康筛查的结果,制定学生心理疏导方案,帮助特殊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3.聚焦德育主题,强化实践育人。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党爱国”、“行为习惯”、“励志”、“安全”等主题教育,不断完善实践德育体系,促进德育全覆盖、多角度、有实效。举行主题升旗仪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探寻红色印记、弘扬传统文化”等研学活动,让学生感悟革命先辈不畏困难的大爱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4.规范团组织建设,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团委严格落实了“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并依托“智慧团建”系统指导团支部开展具体工作,增强团干部管理与服务的意识,使团支部工作做到实事求是、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结合“探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开展团日活动、团课20余次。规范发展新团员入团工作,率先完成教育局团委对主题团课、实践活动等要求,完成高三团员档案转接工作。继续打造“彩虹糖”志愿服务品牌,提升了志愿服务品牌化、规范化,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5.精准开展帮困扶贫,物质精神共显实效

本学年根据各级政府文件精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免除12名低保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为103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同时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切实发挥资助工作扶贫帮困、励志育人的功能。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擦亮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名片

1.把握好意识形态方向,抓好新疆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融入到教育教学各方面,开展思政讲座18次,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关心关爱学生谈话记录,及时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切实提高了新疆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加强学生干部培训,规范管理流程,加强常规检查。

加强新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实行学生代表分层会议制度,让学生代表发挥好桥梁作用,提升工作效能。制定完善新管中心重点工作流程图、实施方案。根据“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学生思想变化,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及时调整了外出管理制度、教师值班制度、手机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常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拓宽实践教育领域,活动引领巩固文化认同

以新疆班作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建综合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平台,开展“北京研学”、“即墨古城研学”、“海军博物馆研学”、烈士陵园扫墓、零距离感受部队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以传统文化为抓手、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了多台节日文艺晚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组织开展手拉手交朋友、“走进青岛家庭”民族团结活动,让新疆班学生充分感受到第二故乡-青岛这座城市的魅力,也使我校民族团结工作落到了实处。

(六)推进精致管理,实现学校发展挖潜增效

1.发挥督学作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五位一体”督导体系,实现跟督导闭环的工作方式。修订完善了《青岛六十八中干部工作督导制度》、发布了《关于对行政办公会部分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调度推进的通知》,督导中心对照任务清单动态跟踪工作进展,确保学校各项决议的贯彻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让每个学生都幸福”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加强课堂教学督导,本学期有计划、有安排地组织督学集中听评课92节,督学们履职尽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规范行政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圆满完成法人年检、民主推荐、评优评先、岗位竞聘、中层换届、教师资格注册、绩效工资发放、教师考勤管理等工作。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和远赴新疆、甘肃支教教师,做好日常服务工作。认真、按时、高效率地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处理家长群众来信,提高群众满意度。

3.扩大宣传推介,提高学校影响力。

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微端、抖音、杂志、广告等多种模式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凝聚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多次在学习强国、山东教育发布、青岛新闻网、市教育局门户网站、大众网、青岛教育在线等媒体进行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深化服务能力,提升后勤保障品质

本学期牢固树立后勤人员“两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精细 优质 高效”特色,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合理使用校园资金,严格预算、采购制度,严格规范财务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以“安全、营养、质高、价低”的目标做好食堂管理工作,每日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营养健康的饭菜;加强物业管理,进一步净化校园、美化校园,打造了优美的绿色校园等。

(七)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打造平安校园

1. 全面落实保障机制,安全管理创实效。

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责任主体,增强安全意识,落实防范措施,依据《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排查各类隐患,排查中发现问题坚持规定时间挂账销号的原则,制定隐患排查台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了立整立改,确保了学校和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校园安防水平全面提升,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构建“五防一险”校园安全防范与保障新格局。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安全意识有提升。

通过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主题班会、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平台、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交通、消防、校园欺凌、校园贷、饮食安全、防溺水、预防毒品、抵制邪教等方面开展安全教育。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校园食品安全大排查”等活动,增强师生依法治校意识和创建平安校园的意识,切实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落实还不够,作业分层与减负有待进一步加强。

2.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还需更新,课堂教学设计不够精细,与高效课堂还有差距。

3.师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数量还比较少,特别是在省级及以上层面。

登高满目翠绿处,为折东风第一枝。我们将乘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之东风,挟弄潮涛头敢为人先之气势,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加快推进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继续谱写六十八中灿烂辉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