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2019-01-29 14:42:42 作者:于国娟           浏览数:309

历史教学中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自我纠错,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三位一体教学法

一、教学法的形成

我校历史组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又结合我校实施的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教学,以及历史组全员参与的助手式分组教学实验,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在讲评课这一课型上,我们形成了“自我纠错,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三位一体教学法”,并在各年级全部推行。

二、具体实施方法

  (一)自我纠错

    试卷下发或是作业做完自批互批后,学生先进行自我纠错。在自我纠错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通过看书、独立思考,大部分问题可以自己解决。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出标注,留待与同学解决,或是请教老师。,

   (二)学生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小组成员,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组。让学生自己推荐组长,组长轮流当。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2、小组交流。组长组织本小组学生,针对本组同学存在的普遍问题,相互探讨,汇总疑难问题。

(三)教师引导

   1、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不断巡视,密切注意、了解、解答学生的问题。解答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在思路、方法等方面多加指导,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

2、针对典型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认识,能熟练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三、实施效果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责任感增强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的加减分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便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使自己的小组能成为最棒的小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有强烈的自尊心的,他们不想被同学瞧不起,也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这种来自于同学的压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讨论和其他教学活动中。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有效的培养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在一个小组中,要参与小组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合作中加深了了解彼此信任,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一些平时学习差、不善言表、自卑的同学也在慢慢地改变自己,逐渐融入了小组的氛围中。他们学会了与同学交往,增进与同学的和睦关系。

通过自我纠错、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广泛的学习兴趣,分析判断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自信心增强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平等地参与讨论,组长和发言主讲人轮流当,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机会都是均等的。优生在合作中往往自觉充当了主角,担当了老师的助手角色,优生更优;原先不爱发言、不被老师重视、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平等的对待,他们即受到尊重,也得到了锻炼,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潜能逐渐得到发掘,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和谐发展,自信心增强,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使他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的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

4、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小组合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在这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能力普遍得到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