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09:00:09 作者:张培喜 浏览数:99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是教育部公布的竞赛白名单排名第六的赛事,本次有机会参加该比赛,并代表整个团队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感谢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辛勤指导。更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先进的设备,齐全的材料和工具,每周的社团和校本课等资源。
我和我的队友董文凯在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取得了省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将在七月份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总决赛。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在第八届的比赛中我以第四名的成绩无缘国赛。由于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和心中执着的信念,在老师的鼓励下,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再次参加比赛、迎接挑战,冲击国赛。从接到比赛通知到初赛,再到复赛,今年在长达4个多月的备战时间中,从去年仅有25cm的爬坡高度到复赛42cm的高度突破, 我们在兴趣的支撑下,点燃了创新之火,一路走来,拼荆斩棘,攻坚克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国赛梦想。
比赛结束回想整个过程,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便是修改图纸和拼装模型。我们的滑道结构,图纸是第一道难题。每天在科技教室最常做的事是在电脑前修改图纸,车驱动轴从一级变速到二级变速,最后到五级变速,挨个试。一切都是从无到有,仅滑道就修改出了近30个版本。同学间互相开玩笑时都说:“CAD从入门到精通,只需要一个太空车比赛!”在这里,每个人都经历过许多次失败,无数次的拼装,试验和修改;小车也会不断从赛道上摔下过;我们也遇到过突破不了的瓶颈。看着失败的车骨架在桌角渐渐堆成小山,无望和怀疑向我们席卷而来。比困难更可怕的是放弃。可是我最崇拜的一位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说过: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内心挣扎过后,我还是对自己说了一句“再试试吧”。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们尝到了失败后成功的喜悦,看到了赛道高度的不断上升,感受到了小车过终点那一刻的如释重负,教室里的欢呼声就是坚持不懈过后看见彩虹的最佳奖赏。
这次比赛锻炼的绝不仅仅是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更是进入学习生活中,那种面对困难时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王亚平在天宫课堂给同学的回信中讲到:“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作为青年一代,更要紧跟时代步伐,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贡献我们的力量。也期待有更多的同学能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锻炼提升自己的同时,为自己挣得荣誉,也为学校争光添彩。最后,我们团队也将更加努力拼搏,不辜负老师和学校的期待,不仅在国赛中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的今后的文化课学习中更上一层楼,创造新的辉煌。
谢谢各位老师同学!
演讲人:2021级5班 申峻铭